返回 第326章 广鸿终老与历史真相  孔白白巧巧歪歪优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26章 广鸿终老与历史真相[1/3页]

  公元前一年,贵霜帝国都城高附(今喀布尔)城郊一所戒备森严的大庄园里,气氛压抑,从坐落在庄园中心的一间大屋内,隐隐传来了啜泣之声,而在这件大屋的外面,黑压压的跪了一大片人,皆是伏地不语,面露悲戚之色。

  在这间大屋的东厢房里,苍老的李广鸿安静的躺在床榻上,床边也是跪满了人。

  此时的李广鸿已经是98岁高龄了,在这个时代是极其罕见的高寿,更为难得的是,就在前两年的时候,他依然是耳聪目明,头脑清醒,虽然他早在10年前87岁的时候,就交卸了墨家矩子的职权,但仍以长老的身份,参与墨家重大事务和战略的决策。

  早在公元前60年,匈奴帝国“五单于争立”,以及汉帝国建立西域都护府以后,墨家就承继张明善的遗志,开始继续向西经略,在策划了一系列事件以后,原本远离中原的康居帝国(现今的哈萨克和乌兹别克大部),彻底臣服于汉帝国,即使后来汉帝国衰落,中原板荡,依然没有动摇其效忠的态度,直至康居帝国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其地所居之民,依然对华夏后续的中央政府保持世代友好,甚至在唐太宗执政时期,还多次派遣使节,强烈要求并入大唐帝国版图,最终被唐太宗拒绝后,其使节还曾哭泣着抱怨汉人嫌弃他们,不接纳他们。

  康居作为中亚地区的一个强国,其祖先长期活跃在这一带,曾经阵斩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先后征服米底、吕底亚和巴比伦、被《圣经-以斯拉记》记载为古列王、自称世界之王的居鲁士大帝,算是中亚地区的小霸王。

  康居也是由游牧部落联盟构成的国家,与匈奴有着相似的习俗和信仰,因此世代与匈奴友好,多次派出援兵帮助匈奴与汉朝交兵。李广利讨大宛时,康居也曾经试图派兵支援大宛;陈汤在征讨匈奴郅支单于的过程中,就击败了康居王派来帮助匈奴的一万骑兵,那为什么后来会出现对汉帝国近乎180度的态度转变?

  无非就是几点原因:

  首先就是随着大量匈奴人被汉帝国和呼韩邪单于联军驱逐进入了康居东部地区,匈奴文化和其背后的汉家文化也被带倒了这里,迅速得到了普及并深入人心,慢慢的,汉帝国成了他们想象中的理想国,再也兴不起对抗的意愿了。奇快妏敩

  其次就是汉帝国彻底控制了西域地区,等于扼住了东西贸易的脖子,这条被后世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通道,当时可是能够决定一国生死存亡的大事,一旦汉帝国对康居进行贸易禁运、或者其他针对性政策,康居就会很难过!

  第三个原因就是在他们的背后,更遥远的西方,一个比他们还强大的国家突然冒起来,并屡次对他们进行攻伐,迫使其向汉帝国靠拢,这就是贵霜帝国!

  当时墨家决定向西经略的时候,对进军的方向,曾经有过争论:

  一派认为应该跟随着匈奴人的西迁,进入康居国,将墨家在匈奴帝国的故事,再重演一遍,迫使其分崩离析,一部分人归附大汉,融入华夏,而另一部分人继续西迁,像是鞭子一样,策动民族的西进运动,彻底将威胁中原的国家扫荡一遍。

  而另一派则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引用了远交近攻的例子,指出康居帝国远离中原,保持其国家完整性和主体民族的稳定性,并通过各种手段使其亲近中原王朝,更有利于实现墨家的战略目标。

  墨家通过四十年的不断探索,已经知道了这个世界很大,在遥远的西方,不仅有贵霜帝国,还有大食(阿拉伯帝国)、安息(波斯帝国)、天竺等等,更有拥兵百万的大秦(罗马帝国),国家之多数不胜数。

  特别是大秦,格外让他们感到忧虑。

  “大秦。其人颜色红白,男子悉着素衣,妇人皆服珠锦。……王城方八十里,四面境土各数十里。胜兵约有百万,常与大食相御。……”

  常备兵力百万,这个力量中原王朝固然不惧,但是一旦正面冲突,必然又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推荐下载app阅读或正常浏览。

第326章 广鸿终老与历史真相[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