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5章 匈奴衰亡与西域归汉  孔白白巧巧歪歪优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25章 匈奴衰亡与西域归汉[1/3页]

  张明善去世以后,匈奴的局势暂时趋于稳定。

  为了贯彻恩师张明善向西发展的政策,李陵、卫律、李广鸿在公元前74年初,于每年一度的龙城会盟期间,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商议接下来进一步削弱、瓦解匈奴帝国,以及二李一卫所部各众的未来布防和配合问题。

  二十几名墨家西脉的核心决策层,和师承鬼谷一脉的谋士集团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如何处理匈奴战后问题。奇快妏敩

  经过五年多惨烈的你来我往,相互厮杀,匈奴最精锐、战斗经验最丰富的兵士基本已经伤亡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由墨家西脉一手带出来的崭新的匈奴骑兵,这些骑兵不仅要接受军事素养教育,还要接受以汉家文化为核心的匈奴教育,除了外表是匈奴人的样貌,其灵魂,已经是半个汉家人了!

  其实,内战对匈奴帝国伤害最大的,还是人口牛羊上的损失。

  据墨者们的统计分析,在五年内战中,匈奴帝国人口骤减约4成,牛羊马匹的规模估计减少的幅度还要大,在西北草原上,已经有部落频繁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另外,这场内战还把匈奴人对帝国的信心彻底打没了,特别是草原部落的陈规陋习令人深恶痛绝、切齿痛恨,如部落之间的屠杀和肆意劫掠、破坏,抢掠对方人口、特别是女子为奴,任意凌辱虐待等等,对匈奴帝国的农牧业生产打击巨大!

  整个匈奴帝国的舆论,在墨家有意引导之下,开始对这种丑陋的战争进行的批判,而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等主张的新思潮,在草原兴起,厌战情绪高涨!

  在这次会议上,李广鸿提议根据最新的形式发展,进行战略上的调整,对于汉家文化深入人心的东部地区,以绥靖和安抚为主,并试探着将汉人引进来,实现汉匈混居,加快融合进程,特别对于靠近幽州的草原地区,更要进一步进行汉语教育等等,而对于西部地区,则进一步压迫匈奴人向西迁移,以之为前驱,进而攻略康居(今中亚一带)和最近风头正盛的贵霜帝国!(注)

  已经年近七旬的李陵和卫律,完全听从李广鸿的筹划安排,并表示要将各自一半的兵马交于李广鸿支配,李陵和卫律年纪大了,实在有点折腾不动了,就帮他在东边看家护院,而将整个匈奴帝国辽阔的西北地区,全部交由李广鸿去攻略。

  李陵和卫律早已经秘密加入了墨西一脉,按照墨家的规矩,他们也应该服从矩子李广鸿的安排。

  现在的壶衍鞮单于,基本上就是个空头单于,除了不到一万的亲兵,几乎没有任何的势力,而就这一万的亲兵,还都是李陵和卫律帮他挑选的,人心向背,可想而知。

  但是匈奴人接受教化的时间毕竟太短,在贵族和上层官员中,还不乏怀念旧日好时光的顽固分子,因此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有李陵和卫律二人分守中东部地区,给李广鸿建立一个大后方和战略纵深,对李广鸿经略西北,进一步压迫左贤王和右谷蠡王的生存空间,甚至直接迫使其投降汉帝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那个逐日王,这个家伙现在朝不保夕,整天害怕二李一卫去攻打他,已经开始与汉帝国眉来眼去了,有意向汉帝国靠拢了......

  此次会议以后,李陵卫律便开始向李广鸿交权,并花费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了大范围的部落迁徙和换防,打乱了原有匈奴各部落之间的固有领地,彻底破坏了其联盟根基......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那就是李陵和霍光进行了首次配合,上演了南北双打,把汉帝国东北新崛起的乌桓,给胖揍了一顿!

  乌桓,亦作“乌丸”,原先是活跃在乌桓山(今大兴安岭南端)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推荐下载app阅读或正常浏览。

第325章 匈奴衰亡与西域归汉[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