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0章 没有蛇,哪来的龙?  孔白白巧巧歪歪优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20章 没有蛇,哪来的龙?[1/3页]

  张明善和李广鸿回到了部落以后,好好的休息了两天,才总算是缓过劲来了,连续三天的豪饮,无论是少年人李广鸿,还是老年人张明善都受不太了,更何况张老爷子还要半夜加班吃嫩草,很是辛苦!

  在这几天,李广鸿的那些师兄们也没闲着......

  他们经过两年与匈奴人的朝夕相处,匈奴口语已经是非常熟练了,个别学的好的,竟然还会两三种匈奴方言,其学习能力之强,令自负“文武神童”的李广鸿颇为汗颜。

  师兄们不仅学习能力强,而且学习方法还很得当。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师兄们竟然组织专人对匈奴语言进行了记录和整理,并使用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和反切法四种注音方法,整理出一本匈奴语言教材来,真是让李广鸿惊掉了下吧,愈发觉得他的师兄们来历,不像老师轻描淡写的那般简单!

  所谓的四种注音方法,通常是帮助蒙童和读书人识文辨字的辅助方法,例如譬况法,就是用文字描述一个多音字的读音,比如“伐”字,“伐人者为客,长言之”,“被伐者为主,短言之”,换句话说,“伐”为攻击别国时读长音,而被别国攻击时读短音。而读若法,就是用一个读音相近的字来注音,如“珣,读若宣”,这种方法只求近似,缺点是音调不一定准确;直音法就是用一个同音字来注音。比如“诞,音但”,“忠,音中”,这种方法才算是正式的注音方法,其优点是简洁明了,缺点是有些字注不出来或注音也用冷僻字。比如“仳”用“嚭”,两个字都生僻,都不认识咋办?这时候就需要第四种方法了,即反切法,就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头音,切下字取尾调。比如:“红,胡龙切”,红的读音,取“胡”字前音和“龙”尾音相拼。反切法相对弥补了其他注音法的不足,但是难度要高一些,需要先生教授辩音之法。

  匈奴是由分散在广袤大草原上的游牧部落联盟组成的形式上的国家,每个地区的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甚至东西部落之间语言都不通,自冒顿单于统一匈奴,驱逐不从者以后,这才建立了一南一北两个王庭,规定每个部落都要派出使者常驻王庭,每个部落头领每年都要去王庭进行一次会盟,经过一百多年的部族之间的交往,这才形成了大致统一的语言,但是文字还是没有的,以前的历史要不就是口口相传,要不就是编成歌谣传唱,靠不靠谱就只有天知道了!m.xqikuaiwx.cOm

  自冒顿单于以后,匈奴掳掠了一些会写字的汉人,让他们学会匈奴语以后,再用汉字将匈奴的一些大事记录下来,这才让汉帝国多少了解了一点匈奴故事。

  而现在自己的这群师兄,竟然就这样将匈奴的语言整理成可供学习的、成体系的知识,而且看几位师兄的意思,对这样的读音教材还不甚满意,最近一两个月他们没事就凑一起,居然在商量着为匈奴创建文字......

  李广鸿非常惊讶于师兄们的博学鸿才,竟然会有这样了不起的想法,不过,匈奴不是越落后越好吗?要是为匈奴创建了文字,岂不是等于帮助匈奴建立文明体系吗?这岂不是对汉家的背叛吗?

  他将这些问题向自己的老师提出来,想让老师阻止师兄们的妄想,结果,却被张明善好好的上了一课!

  张明善说,他的想法过于浅薄,创建文字固然能够帮助匈奴建立文明,但未必对汉家就是不好的!

  汉家文化传承两千年,历经多少代圣人先贤的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大学问,普通人穷首皓经、穷其一生,也未必能窥其全貌,更遑论精通了,正是因此,汉家文化才能散播王道、化被万方!就比如说,汉帝国现在拥有着偌大的疆域、万兆生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推荐下载app阅读或正常浏览。

第320章 没有蛇,哪来的龙?[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