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86章 中海理工大就是个怪物[1/3页]
与中海军事科技管理学院的悄无声息和低调内敛相比,另一所同样今年刚刚成立起来的高等院校龙科院中海理工大学,却是别有一番景象。
龙科院中海理工大学共开设了化学、数学、物理学等13个基础学科大类、45个专业,还开设了开设了力学类、能源动力类、机械类等30个应用技术类学科、205个专业,是目前龙国专业门类最齐全理工科院校(详见本书《第89章无处不在的变化》)。
好巧不巧,加起来正好是250个专业。
中海理工大第一期计划招收本科生15000人左右,研究生1500人,博士生250余人左右,整体的招生规模,相对其专业跨度来讲,并不算大,主要就是考虑到刚刚建校,少招点学生试运行一年,等一切都井井有条了,再逐年扩大招生规模,直至达到建校目标的12万人以上在校生规模。之所以研究生和博士生招生规模如此之小,是因为有别的原因,一会再说。
而且,中海新建的68个国家级实验室,75%以上,都落户在了中海理工大学名下,这些国家级实验室还各自另行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并且设立了大量的博士后工作站,接受博士后工作人员入站申请。
其实,中海理工大最为令人侧目的,是她的师资力量:
资金那不必说,国家、龙科院、中海市三家抬,各出资一部分。
国家非常重视,大手笔的直接出资100亿。
龙科院更重视,毕竟这个大学还挂着“龙科院”的名头,自己的孩子自己疼,于是,就将因落实国家科研方向调整、相继关闭一些烧钱的项目而节省下来的钱,外加一部分王老爷子赚回来的家底,凑了个整数200亿元,一股脑的全部投了进去。奇快妏敩
中海一见龙科院竟然还层层加码,自己作为龙国最壕无人性的城市之一,势必不能让穷酸的龙科院抢了风头,一把手亲自拍板,直接在前两者出资总数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豪掷600亿,必须把地主的气势给撑起来!
就这样,龙科院中海理工大啥还没有呢,账上趴着的建校资金,就高达900亿元,这还不包括国家另行拨付的科研专项经费和重大课题资金,让部分知情的学者、专家和院士们咂舌不已,更加坚定了无论如何也要挤进去任教的想法。
前文提到过,很多跟理工类专业沾点边的院士,都强烈提出了想要到龙科院中海理工大任职的意愿,邹院士谁也不敢得罪,也得罪不起,反复权衡之下,只能本着息事宁人、两不得罪的态度,全部批准了事......
邹院长作为龙科院的最高管理层,起初觉得这样搞不合适,也试图挣扎过,他曾经委婉的给几位院士打过电话,想要劝说其改变想法,在哪里搞科研都是对为国家做贡献,况且中海理工大现在实在是太挤了,250多位院士都集中在一个学校里,这有点太不像样子了!
结果,态度好点的,或是冷嘲热讽说他偏心,或是自怨自艾说自己老了、没用了、被轻视了之类的酸话;而态度不好的,则直接发脾气,总之就是一句话,龙科院中海理工大他们是去定了,谁说都不好使!
邹院长还专门打了一个报告向上北海求救,结果报告递交上去以后,就犹如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信,他就明白了,面对着这么一大群群情汹涌的“老小孩”,果真是谁说都不好使......
邹院长所不知道的是,其实上北海在背后已经暗暗的帮了他大忙了!原本想要来中海理工大工作的院士,比现在这个数字至少要多上个一倍半,多亏了上北海专门通过某些私下的渠道,给这些院士的工作单位撑腰,无论说什么都不放人,这才没酿成绝大多数龙国院士齐聚中海的“人间喜剧”。
就比如说帝华大学的副校长兼物理学院院长、享誉全球的物理学家司徒江汉院士,就是如此。
当初司徒院士一听说要建立龙科院中海理工大,第一时间就向学校提出了要到这里工作的调动要求,结果被帝华大学校方语焉不详的给敷衍了过去,大意是中海理工大还没建成,不用着急,再等等看,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推荐下载app阅读或正常浏览。
第286章 中海理工大就是个怪物[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