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217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下)[1/3页]
孔白闭门读书期间,以李申为实验对象的“意识思维训练”项目,也在迅速的推进着,时间膨胀系数很快就突破了3000倍的大关,但是,也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李申产生了严重的眩晕感、不适感和神经痛感,甚至伴随短时间晕厥。
根据脑神经科学家和原纤维人工智慧科学家们的共同分析,李申的这种眩晕和不适感,很有可能是虚拟场景渲染的数据量过大,导致信号冲击过于强烈和复杂,部分超出了李申大脑可接受数据阈值,以至于脑神经网络反馈出了虚拟痛感。
啥意思呢?
这跟人脑的记忆特点和运行方式有关,人脑记忆有主观性、无序性、易变性、非直观性、非逻辑性、非精确性、不完整性、不可靠性、瞬捷性和无穷性等特点,每一条展开都是一大篇文章,在这里就没有必要赘述了,只说几个现象:
人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会产生短暂的深刻记忆,并且这个记忆跟你当时的情绪有关,有时候越是紧张恐惧,记忆越深刻,这就是记忆的主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对这个记忆的描述会不断发生变化,这就是易变性;而且,往往这个描述会掺杂当时的心情、态度、印象等非直观因素,并且,这个记忆的速度非常快,只一眼就能把大量的信息输入进大脑,同时还是持续不断的大量输入等等。
根据李申体内原纤维人工智慧实时监测的结果、和理论推演来看,李申大脑接收信息的能力,几乎是没有上限的,或者说上限很高,而目前对李申输出的数据量,远远没有达到或者接近上限,不应该出现数据超负荷的情况呀,那么他为什么还会出现上述症状呢?
那18名脑神经科专家们,根据原纤维人工智慧提供的信息,进行了讨论分析,最终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就要和人类大脑运行方式,结合起来看了!
的确,人类接收外界信息的能力非常强大,意识思维训练实验中,对李申输出的信息量远未达到理论上限,但是,人脑思维的运行方式,却导致了上述症状的产生。m.xqikuaiwx.cOm
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一、人类大脑比较擅长图像记忆;第二、大脑喜欢把东西串联在一起想,也就是建立起逻辑关系;第三、大脑比较容易记住前后有顺序的事情。
这样一对比,就看出问题来了!
人脑的记忆是无穷的、无序的和非逻辑性的,但是人的意识,却是想要把这些信息,进行逻辑穿行测试,试图建立顺序和逻辑性,形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推荐下载app阅读或正常浏览。
第217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下)[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