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34章 机场出租车问题[1/3页]
看向第一问,林木的第一反应就是这道题看似常规,但是绝对不能想当然的往排队论和综合评价上去靠,而是应该进行机理分析,而问题的核心,林木很快也分析了出来,那就是需要考虑出租车司机的经济效益。
紧接着林木开始着手搭建决策的模型。m.xqikuaiwx.cOm
根据出租车司机能做的选择,要么空载离开,要么排队载客,两者相互独立,只能二选一,因此可以构建出第一层:判断结果层(z),结果分别用z(a)和z(b)来表示。
接下来就是第二层,收益值决策层。
基于现实实际情况,出租车司机首先会考虑自身的收益,于是基于出租车司机的收益情况,建立第二层决策:收益预测。
定义以时间为基准的收益为wt,即收益跟时间有关……
用同样的方式,林木用了一晚上的时间终于算是将出租车司机接客决策树模型搭建完毕。
分别是:
第一层——判断结果层(z),得到:z(a)和z(b)
第二层——收益值决策层,得到:以时间为基准的收益为wt,wty和wtn分别表示排队和放空的收益,于是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a.wty=0,wtn
b.wtygt;0,wtn
c.wty=0,wtngt;0
第三层——收益影响层,得到:排队到接到客人的时间t1以及决定空载到载到人的时间t3,当t1gt;=t3,空载到载到客人比排队早,空载存在两种情况:
a.折合空载损失,一直到排队载到客人这段时间里面的收益为正;
b.折合空载损失,一直到排队载到客人这段时间里面的收益为负;
当t1
c.空载没载到人一直损失;
本章节部分内容加载错误,推荐下载app阅读或正常浏览。
第34章 机场出租车问题[1/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